首页  最新动态

福建省飞毛腿工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一”,提升职教发展正能量

来源:   更新时间:2014-10-16    阅读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福建省飞毛腿工业技术学校:

“校企合一”,提升职教发展正能量

 

文/夏颐

 

自办学以来,福建省飞毛腿工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便有着这样一个理念:“没有企业的依托,技校的发展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特色的技校,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市场竞争力。”作为由飞毛腿集团公司投资举办的福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始终积极依托飞毛腿集团公司(以下称“集团公司”)这一母体,秉承其“团队、快捷、宽容、责任”的文化理念,提出“德能双修,严谨治学,校企共建,品牌铸校”的质量方针,通过创建“校企合一”的和谐氛围,为学生、学校与企业的共赢发展搭建又快又稳的“绿色通道”。

借力企业资源,完善办学优势

“学校是企业的一部分。”为此,集团公司将学校的发展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并投入专款用于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目前,学校已建有现代化的教学综合大楼、全面的安全监控设备、塑胶跑道田径场、标准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室、户外健身器材、医务室、图书室、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和食堂等较为完备的教学、生活和运动设施。同时,该校还拥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而2012年初,学校全力打造的无纸化作业的OA管理软件和校园内部信息服务系统全面投入使用,更是进一步优化了现代化教学和管理。

作为“福建省产业技术培养基地”,集团公司拥有国家级实验室和大批先进的设施设备。而为了发挥企业行业优势,学校充分利用集团公司调拨的设备设施与投入的资金逐年拓展和更新校内实习基地,建立了SMT、钳工、电工电子和计算机四大模块的专业实训中心,并配备了较为先进的实训设备。学校现有的SMT表面贴装流水线、PLC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钳工实践操作室、电工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能够满足在校学生的实践需求。集团公司旗下各家子公司的生产一线,也为学校建立了十多个教师和学生实践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在企业中接触到大量尖端技术设备。

而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资源综合优势,为学校的持续运作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学校还积极借助企业人力优势,通过“三管齐下”(“一管”:企业选派优秀高管担任学校的主要领导以强化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并将企业经营的理念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二管”:吸纳专业权威担任学校主要领导,为企业教育严把专业关;“三管”:由各公司总经理与校各部门领导组成学校咨询委员会,真正把学校的发展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持续打造立体化管理团队。同时,通过“企业人才进校园”和“良师培训进企业”等措施,建成一支与专业设置和教学要求相适应的专、兼职精英化“双师”团队,实现了人才科学、有效的互通、共进。

融合企业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学校坚持与企业共同开展市场调研,进行岗位技能需求、专业开发、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等研究,充分融合集团公司的企业理念,逐步形成了“重技能、重实践、重文化基础”和“双起点、双师型、双课堂、双基地、双证书”的“三重五双”特色教学模式。

学校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打造真正“能力为本位”课程模式。该课程以技能训练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场所与企业的实习基地,将课堂重心进行转移,实现教学与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的社会能力、应用能力及关键能力。

同时,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同时出发,有效调整课程的内容与比例,形成“应用为主,实用为重”的特色教学体系,力求“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实践课”课课实用,更是将公司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效融合进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有用的技能。

除此之外,学校还根据企业办学的实际出发,创新性提出打造“双课堂”、共建“双基地”。所谓“双课堂”,一是正常教学体系中的学习课堂,第二课堂则是融合了企业文化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企业现场教学、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最新的设备、技术与工艺,感受企业文化,提升团队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文明生产意识、职业道德,为尽快适应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双基地”的建设,一方面为学生在企业的内部开辟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整洁安全的实训基地,让学生零距离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操作先进的生产设备,熟悉先进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方法;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的员工在学校内部建立了职业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教育教学设备等资源为企业度身制定职业培训计划,开展各类职业培训。

据统计,办学以来,学校已与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飞毛腿电池有限公司、飞毛腿股份有限公司、飞毛腿集团有限公司、华映光电、友通公司、易佰特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培训协议,每年为上述企业输送合格员工2000余人。

以核心价值观,彰显职教管理新特色

众所周知,集团公司始终以“团队、快捷、宽容、责任”为核心价值观,引领上万名职工在电子行业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着。而作为企业孕育的学校,学校更是将企业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学校德育管理和制度管理工作中去,使学校由上至下、由师至生在同一价值观的引导下,成为一个高素质、高起点、高目标、高行动力的优质团队,全力将职业教育做稳、做大、做强、做精。

为此,学校开展了“环境引领”等多项养成教育,使学生积极融入飞毛腿企业这个大团队——飞毛腿企业形象歌《中国制造》、《超越梦想》每天准时播放,企业核心价值观八个大字清晰醒目,企业标志、企业标语随处可见……学生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了飞毛腿企业文化的熏陶。

同时,每月定期开展一次大型团体活动,不定期开展拔河、广播操比赛、迎面接力赛、篮球赛、机械识图赛、文字录入赛、体育节、读书节、宿舍文化节、歌咏赛、迎新晚会等各种文体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接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除此之外,学校还将企业素质拓展活动引入到学生的行为训练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团结合作,同时也学会快速反应、灵活决策。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校便注重培养学生的“高效快捷”作风。任何集会都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养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而为了增强责任意识,该校自办校以来,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尤其是该校专门制定的《教职工末位淘汰制度》,有效地规范和约束了教师的行为——学校坚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每位班主任每月至少与每位学生的家长沟通联系一次,将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而对于学生,学校始终坚持“严爱并重”的管理方针,认真执行《学生个人量化考核细则》,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为学生自我教育提供条件、创造氛围;让学生在履行主人角色的过程中,思想责任意识得到增强,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无线电小组公益维修、马尾区团委志愿者活动、消防大使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法制责任意识。

校企共育人才,提升职教发展正能量

储备干部人才梯队培养机制,是一种保证企业人才“不断层”、有效开发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鉴于此,学校所特有的校企联合储备干部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学生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后,即可自行向各班级班主任提交自荐信。经过近半年的考核培养后,正式推荐加入储备干部培训班。在参加培训班的过程中,HR经理将对储干培养对象的思想动向、工作状况等相关情况进行跟踪考察,不定期与其进行面谈。储干队伍在实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的同时,也将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由导师对其进行考核,以确保储干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学校储备干部班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提干率已高达98.95%。

同时,企业办学,承载的也是一个关于职业教育“四赢”的梦想——让企业赢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储备上,让学生赢在“学以致用,优先晋升”的职业起跑线上,让家长赢在“望”子成龙的安心与信心上,让学校赢在良性循环带来的持续发展上。今后,学校将以“四赢”之火,点燃社会、企业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切实提升职教发展的“正能量”。